果然播出後很快就有反應,可惜教育界還是憑外表看事物
他們那麼聰明,想想也會知道世上沒人會笨得拍一套害人片來挨鬥吧?
「愚昧與懶惰的人,將終生為不公平的待遇而感到痛苦﹔聰明與努力的人,將獲得無數特權。」日劇《女王的教室》講述一名冷酷無情的女教師阿久津真矢,新任教半崎小學六年三班的學生,一開始便說出這樣的對白,把以成績至上、嚴懲高壓手段對待他們「合理化」,令學生對這名「魔鬼老師」極度反感﹔一眾學生家長曾到學校投訴但不果。
「魔鬼老師」
不准學生課堂上去洗手間,為催谷成績而取消暑假,又仿效文革式批鬥——全班分組彼此監視打「小報告」,更引用秦始皇苛政「連坐法」(一人犯錯全組受罰)。雖然結局交代這一切是為了學生着想,令他們早日明白社會不公平、陰暗的一面,但劇中有女生被拋出課室窗口受傷、援交等具爭議性畫面,引起不少日本觀眾投訴意識過激,甚至傳聞有贊助商臨時抽起片首廣告。
無綫昨日播出《女王的教室》第二集,但無綫網站的留言板已收到逾百個留言,反映該劇已引起觀眾熱烈討論。無綫外事部助理總監曾醒明昨接受查詢時表示,上周日首播的《女王的教室》平均有二十五點收視,即約一百六十萬人收看,打破該時段外購劇集的收視紀錄。
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批評,劇集醜化教師的形象,「[color=#DC143C]劇中老師穿黑衫,完全違反教師有愛心、熱情的形象,學生對住咁惡的老師無安全感,點會有心機讀書﹖」他又指,過去雖有日劇描寫「非常教師」,但均宣揚教師對學生有愛心及永不放棄的態度,「[color=#DC143C]但這個老師不尊重學生,特權的觀念不但違反教育原則,還會令學生反感」。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亦指,該劇的對白及橋段均存在很多問題,「[color=#DC143C]成績最好的學生才有資格同老師說話,頂撞老師又會受罰,老師普遍根本不會這樣」。他批評,該劇為求達到戲劇效果,情節脫離現實,不知不覺醜化教師形象。
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張文光說﹕「[color=#DC143C]任何有常識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老師完全不近人情,違反教育精神。」但他認為,[color=#4169E1]該劇剛開始播映,不應太早下定論,他呼籲家長應陪同子女一起觀看。
對於外界批評該劇醜化教師形象,曾醒明承認,劇集在日本播映時也引起極大爭議,「我們應該用不同角度去看,劇集只是創作,是講日本教育界的另一面」。至昨晚為止,無綫暫未收到有關該劇集的投訴。
那些教育界的高層,枉有高等學識,視界之狹窄,胸襟之渺小實在可悲
只有張文光說了一句中肯的話…
jyugyougahajimarimasu…iikagenmezamenasai…imeejidekiru?
I love these three phrases.
第七集
收視上了一點
得26點
算是不錯的開始
希望後面能節節高爬囉
這套劇
我看到第七集後
開始沒那麼討厭真矢
惠理花再如何賤、衰
都打從心裡的原諒她
香港的收視率?
其實看下去,就會知道真矢所做的一切也是有她的原因
娛樂圈七彩繽紛卻暗潮洶湧,人怕出名豬怕肥,Twins走紅後身經百戰也曾萬箭穿心。阿Sa輾轉跟過兩大高手學唱歌,原來除了練得好歌唱爆咪,畢生受用外,還學會如何笑面迎戰@
這篇似乎走錯地方?
這是可以預想得到的…
但是請他們認真的看下去吧
相信只要有點腦袋的
都會有所改觀的啦…
期望他們看到最後會明白
很喜歡看女王, 從小時開始接觸這種觀念, 對日後要走的路更明確, 學校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是現今社會的縮影, 早點學會總是好的. 哪些只會說影響形象,影響教育界的騙子, 他們的子女不是在外留學, 就是什麼什麼名校, 只會說話, 從不體諒普通市民. 女王從没教我們不要愛, 不要公平. 他只是告訢我們要過怎麼樣的生活, 現在就開始努力, 開始接受現實吧. 最怕受影響的不是家長們, 而是教育界的騙子, 當然我不是說老師, 只會享受中上生活而一成不變的人. 官就是這樣, 當中我們又有幾多人能接受了現實呢 ?
沒錯,不看清楚現實,還想繼續自欺欺人其實只會害了下一代
挺訝異"女王的教室"在香港居然引起這麼大的"迴響"
台灣前陣子也播了,倒是沒任何風波,
我自己是小學老師,必須說現實狀況如同這篇報導所說的
老師的確並不會以這麼嚴苛的形象呈現
但我很喜歡這部戲,我覺得它的精神在於,
阿久津真矢老師最後因病躺在床上所說的,
連她也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對不對,
但她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否則她怎麼帶領他們…
教育到底要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看完這齣,給我很大的感觸和省思,
我也推薦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看,
教育不是只是用愛和耐心就行的….
我也很認同真矢的想法,她根本不能確定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但她只能義無反顧的向走前,不理世俗眼光…
其實, 講就天下無敵, 做就有心無力.
將一些大道理擺上抬, 實唔夠你講.
教育要用愛心, 阿媽都知啦. 多些鼓勵, 少些懲罰.
多些關懷, 少些責備. 我做學生時, 又唔見D老師對我講
你看阿李察王在立法會打機時那種不可一世的樣子.
就知香港的教育界幾咁好
《女王》裡就是講過這種愛心老師已經不適合這個社會
而我覺得真矢對孩子的愛只是換了個方式,甚至比普通人更為深
一個校長、一個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一個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開口埋口都係話教師形象乜形象物,又教育精神又呢樣o個樣,最後,佢o地咪又係「只希望o的學生都覺得您o地係好老師」…….。呢o的人o既眼光都咁狹窄咁主觀,仲駛鬼期望佢o地會教到o的咩好學生出o黎o丫!就係佢o地咁鍾意搞形象,而家咪通街都補習天王囉!去幫手做形象顧問仲可能有錢分呀校長!
不過,對於呢o的個腦o既構成物質只係稀粥同漿糊o既人o黎講,呢類批判能力已經係佢o地o既極限。我o地都係一齊步向反智,做個快活低能人啦!
腦要o黎用o架咩?!而家邊個個腦越保持得最原始就最掂呀!
套戲講日本,其實我都唔明點解佢地話破壞老師形象…
照o個班人D諗法﹐香港人淨睇樣板戲得啦﹖
最好睇毛記那些,老師和學生爭女,然後春風化雨喃嘸呵尼陀
我是邊看邊叫好,還嫌他不夠狼那種...
甚至對於頭幾集的做法也非常認同
有身為教師的版友也表示看得「很過癮」,可能他平日被那些死小孩弄得半生不死吧(笑)。平心而論,真矢其實已經很「溫和」,至少她沒有用暴力,而且手法非常「公平」…
我不贊同你的看法咯,
正如我見到楊"大俠"睇到一半,已經好想金輪法王/公孫谷主做低佢一樣, 我睇到一半的真矢老師….感覺都差不多…..
(我看神鵰,只愛看配角….)
沒錯,我看到一半也覺得她是變態的,所以觀眾的反應是可以理解;不過亦因為我知道真矢的真正一面,所以才會覺得他們應該看到最後…總之是時間的問題
不過是一部戲,
沒必要那麼計較吧!
還是真典型的反應過度。
因為香港人太無聊了…
有很多事情根本無絶對的對或錯, 教師是不能接受別一個形象的自己, 好像明星做了與銀幕前完全相反的行為是一樣, 一切都是面子作怪
或許如此吧~但我想他們看完應該有不同的想法
真矢是犧牲了自己,讓小孩子踏過自己而成長的
我覺得睇頭 3-4 集有這種反應是正常的
雖然我睇哂都唔覺得這種方法是全對
不過也不是全錯
希望香港的觀眾都俾心機睇哂佢先下定斷~!
最重要的是故事沒有指出哪種方法是對或錯,只是描寫一個叫真矢的教師如何用她的方法去實行「愛的教育」。
看完也不知他們會不會回應, 知道自己弄錯了時
有些人看完的想法還是差不多的,因為已有了前設
意料之內,意料之內。
其實現在的任何意見都是正常的,
我們要看的應該是播完後的回應才是啦~
沒錯,他們的反應還真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