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的迷思

近這一兩年,影迷愈來愈關心日劇收視率,並視為作品好壞的指標
好作品自然多人看,這是一種正常觀念,問題是這個收視率的可信性
這些數字究竟能否反映真實的一面?

首先簡單解說日本電視收視率的計算方式

調查公司挑選六百個目標家庭,在他們的電視機上安置統計專用機器
它會計算該戶每天看電視的數據,然後在當晚經電話線路傳回總公司
計算方面,所謂的平均收視率,就是以每一分鐘的0秒作為準則
只有在這一瞬間正在收看節目才會計算,亦稱「瞬間收視率」
「最高瞬間收視率」就是整個節目中獲得最高瞬間收視率的記錄
假若你在晚上9時10分05秒開電視,然後在11分59秒關機
系統只會計算10分至11分之間那個「0秒」
換言之兩分鐘左右的收看時間只會計算為一分鐘

明白到這個計算方式,可以再看看調查公司在挑戰目標家庭(取樣)的情況
現在由 Video Research Ltd. 這間公司負責進行調查
他們主要以11個地區進行每日的固定調查(關東、關西、名古屋等區域)
其他外圍都市(約27區)就只會在每個月的頭兩週進行調查
「關東、關西」的取樣數量是各600戶,其他地區是200戶
其中若當地的電視台少於三間,這個地區將不會納入調查範圍

根據2003年的調查,全日本的家庭數量大概是4800萬戶
關東、關西和名古屋的數量大概是1200萬戶,佔全國四分之一
單純從數字來看,取樣大概10000的數量佔全國的2%

看看一些實際例子
日劇《14歲的母親》的收視率

日劇《特派員的品格》的收視率

日劇《華麗一族(2007)》的收視率

在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關西地區的收視率普遍比關東地區較高
像《華麗一族》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差不多每集的差異也超過5%以上
不過有關方面(電視台/廣告商)通常也會以關東地區的數字為依歸
除了因為人口密集的地區的數據較為「可信」,廣告商的效益也會較大
結果導致數據本身存有地域差別,降低了準確程度

從調查方式來看,可以找出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

[color=#008000]◎取樣數量的誤差值過高
根據調查公司的官方資料,以一個區域600戶計算
20%收視率就是指收看該節目的數量是120戶
110戶收看,收視率就會下降到18.3%
100戶收看,收視率就會暴跌至16.6%
舉例說,若當晚某地區有廟會活動,其中20戶因此沒看電視
該節目的收視率就會莫名其妙的下降3.4%

[color=#008000]◎調查的在媒體上的局限性
現在的收視率調查,大多數只是局限於傳統電視廣播
衛星電視、有線頻度、網絡/手機播放並不包括在內
另一方面,很多觀眾也會使用錄影機把節目錄起來收看,特別是深夜節目
這種形式也不會歸入調查的數據當中,沒法反映真實的收視情況

[color=#008000]◎計算方式的表裡不符
這個收視率調查的方法過於簡單,容易做成大眾的盲點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假設一個60分鐘的節目有10%收視率,將有以下兩個情況
1)所有觀眾中的1/10從一開始收看到最後,其餘9/10看不夠一分鐘就轉台
2)所有觀眾看了整個節目的六分鐘就轉台不看
兩者計算出來的結果也是10%,但情況就各走極端
假設一個節目有30%收視率,我們不會知道究竟實際觀眾的數量和觀看時間

[color=#008000]◎調查對象的排除
為了令調查得以「公正無私」,某些家族會被排出調查對象以外
例如傳媒機構的工作人員、藝能界的親友、國會議會等政府員等
結果導致取樣時失去了統計上的代表性,只會挑選一些他們認為適當的目標

[color=#008000]◎壟斷與黑箱作業
現在進行調查只由 Video Reasearch Ltd. 一間公司負責
無論是調查過程還是結果也沒有第三者作出監察和驗證
簡單而言,就是他們公佈甚麼資料也沒法證明它的真偽
事實上以往也曾有電視台虛報收視率的非法行為
例如循不法途徑查出調查客戶的資料,然後用錢收買他們「做假數」
當中實在存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灰色地帶

[color=#008000]◎主婦(師奶)是掌握收視率的關鍵
在日本社會,觀看電視節目的觀眾主要是家庭主婦
由於男性通常要加班至夜深,學生要勤於溫習,年輕一輩有其他社交活動
能長時間留在電視前的就只有每天留在家裡的家庭主婦
「收視率反映了大部份日本師奶的口味」這句說話不算誇張

以上簡單地分析了關於日本收視率的資料
我並非完全否定收視率,只是希望帶出一個訊息
[color=#FF4500]它只能反映一部份事實,但不是一個準確可信的標準
經常聽到有觀眾慨嘆,為何一套好作品會有那麼低的收視率
作品本身固然有它的問題,但收視率的調查方式卻會令問題變得更嚴重
有些人甚至在沒看過作品,單憑它的收視率就作出武斷的批評
收視率與作品的優劣現在已被劃上等號,實在是很可悲的現況

觀眾重視收視率,或許可以理解為自己喜歡的作品當然想更多人認同
然而別人不認同,並不代表作品本身是差勁,又或者自己的眼光有問題
有太多因素影響收視率,然而公道自在人心,觀眾對作品的好壞自然心中有數
像《交響情人夢》廣受觀眾歡迎,也有些看完感到莫其奇妙的人存在
我們若可以養成一種容納別人想法的胸襟,或許更能從不同的作品中尋找到新發現

所以,我這裡只會略略帶過收視率的事情
大家多點來討論劇情、分享心得,無論好壞的評語,也比一切重要


我不是專家,以上的分析有錯請盡情指正,要打就別打臉(笑)

參考資料:日本維基-收視率
     業界Report
     日本維基-日本劇集一覽表
     Video Research Ltd.

Comments

comments

Post navigation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21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kel

看完感覺多了解一點了。
其實我覺得如果真正要算收視率的話,
調查公司就的和其他電視台合作
在每戶家庭,安置統計專用機器。
雖然預算很大,但是各家電視台應該要一起合作,這樣才對得起其他劇也對得起自己劇。
還有我覺得計算有很多的誤差值。
如果可以用60分鐘的節目來計算,
應該是要在60分鐘裡的一分鐘算起到5分鐘裡沒轉台。
這樣才能算數。還有一戶家庭隻能算一次。
不然如果想沖收視一直在每一分鐘轉一次來算還得了。
最好的辦法是有個統計專用機器可以知道在這60分鐘裡電視在播什麼。
如果轉到其他劇也可以知道。
但是需要看5-10分鐘沒換台才能真正算收視。

BEAR

寫的超詳細的
可以借轉到UAFC討論板上嗎?

bzed

收視率這事很有趣,而且是商業動機
說起遙控監察,還有一點要留意就是是否認真在看,有些儀器會有追視線的功能—不過有些人會對螢幕發呆,這就是漏洞之一
而收視率跟是否喜歡確實並非掛勾…例如黃金時段,喜不喜歡也總要選擇其中一台來消磨時間
這些數字都是廣告投放的參考吧,因為廣告是講求「有印象」,觀眾「看過」就已經算發揮作用。
所以哪裡最多人就去哪裡,而唯一考量就是什麼類型的觀眾…如多婦女觀看的時段,就賣婦女用品廣告。冚家歡時間就會賣甜品,旅遊等廣告

想要知道喜不喜歡就要看「回響」啦~

劍心

其實改編和原創沒有什麼大的分野,個人認為劇本好就是好,是否改編並不重要。

說起「我們的教科書」,得到最佳劇本個人認為是「蜀中無大將」的原因。在下已經由頭到尾看完一遍,12點的收視絕對正常,劇本本身以至角色設定都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絕對不是一套被收視率埋沒的劇,得到低收視,是其應得的。

此外認同要看過才可以決定好壞,但如果時間不多又要選擇的,個人認為收視是一個現時最好的指標。真正好的作品,就算收視不高,也會有收視上升的現象,例如醫龍、一公升眼淚等等。

如橋子所說,被收視率埋沒的好日劇,其實為數不多。就算是師奶,也是有腦會分得出什麼是好看什麼是不好看的。

nodame

同意收視率有誤導可能, 不過講番日劇本身, 不明白2 點:
1)為何現在大部份都係日本漫畫 OR 其他國家劇集 抄過來的?  太陽島沒有編劇人才了嗎?

2)點解演員好多都係JOHNNY 既年輕明星擔大旗? 可惜..90年代的好演員(ESP. 30, 40X)好多都不見了 (except 金八先生  sweat

newby

收視率的確=大眾口味…
人們都喜歡帥哥….美女…大制作~~
其他的也有支持者….可能少點…..
當然出式的劇本也很重要

light

腦袋轉不動了, 看似很複雜的, 明天再看一次

someboby

我好似聽過話被進行調查的用戶大多是經常開電視的家庭?
收視率雖然一定會有偏差…但多少都有一定的指標…
同意你,劇好睇與否同收視率無關…收視率只反映套劇的受歡迎程度或人氣。是否好睇,每人觀點與角度也不一樣,因為有時受歡迎未必等於好作品。
收視呢d野係電視台同廣告商睇的,當然對演員和劇組來說亦都係一種鼓勵…相信如果觀眾眼睛是雪亮的,不會只看收視來揀劇睇。
不是收視率的問題,其實是人們羊群心理吧…

橋子

劍心兄提到的低收視的好作品…像世紀末的詩、戀人啊之類的 認真的屈指可數…

其實近幾年的日劇,特別是2001年後的日劇…收視能過20的都是不多見了…同埋有咁實力,也始終在30代的演員上…

我其實都會覺收視…至少代表了觀眾他們鍾意看什麼?但是負面影響可能是電視台因此趨向打保守牌,而創新的劇種是見少買少了,女王的教室、派遣品格之成功都算是近年的異數了

劍心

華麗一族本來就是個特例,整個劇情以關西為重心發展,關西觀眾覺得親切多人看無可厚非,其他劇都很少有這個關西元素,故此不能作準。

收視的確是存在著以上所說的問題,但重要的是,這些問題是Apply在「所有」的日劇之上,即理論上,問題是好是壞,都會影響到「所有」的日劇。

在統計學的角度看,只要是所有劇都在相同的條件下取得的收視,就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指標。

不能否認有些好作品是被低收視埋沒了,但只是很少數,好收視,特別是收視在開播後穩步上揚的,都是真正受歡迎有口碑的日劇。

商業社會,只有多人看的劇才是成功,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故此收視率在世界上每一個地方,都是最重要的劇集指標,起碼沒有另一個更好的客觀因素可以勝過收視率。

hong

其實我覺得收視升跌率比起收視本身更有含意